文章资讯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联系人:
手机: 18710027383
电话: 18710027383
邮箱:
地址: 全国40城市分支机构,具体地址电话咨询。
帮助中心
欠债人逃避债务的招数揭秘让债权人头疼不已的手段
面对欠债不还的情况,不少债务人会想出各种手段逃避责任,转移财产、假离婚、玩失踪等行为屡见不鲜。这些手段看似能让债务人暂时摆脱债务压力,却给债权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。对于债权人而言,了解这些逃避手段的具体表现,并掌握对应的应对方法,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。
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往往具有隐蔽性,常见的包括低价转让房产、车辆,将存款转移到亲友账户,或是以虚假交易的名义将资产过户给关联方。例如,有的债务人会与他人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,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将房产过户,制造“无财产可还”的假象。还有些债务人会长期将收入存入他人账户,避免自己的银行流水显示有可执行财产。这类行为的核心目的,是让债权人在追讨债务时无法查到有效的财产线索,从而达到逃避还款的目的。
针对转移财产的行为,债权人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。可以通过查询债务人的银行交易记录,留意其近期是否有大额资金转出,尤其是转给配偶、子女、父母等近亲属的款项。如果债务人有房产、车辆等不动产或动产,可到不动产登记中心、车管所查询其权属变更记录,重点关注转让时间是否在债务产生后,以及转让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均价。若发现异常交易,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该交易。根据法律规定,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,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,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,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。申请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,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,超过期限则可能丧失该权利。
假离婚是债务人常用的另一种逃避手段,其操作模式通常是债务人与配偶通过协议离婚,将大部分或全部财产约定归配偶所有,而债务则由债务人独自承担。之后,债务人以“净身出户”为由,声称自己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以此对抗债权人的追讨。这种方式利用了离婚自由的法律规定,表面上符合程序,实则属于恶意串通,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面对假离婚,债权人需要明确的是,婚姻关系的解除不能对抗合法债务。如果债务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,且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,即使双方离婚约定由一方承担,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。债权人可通过查询婚姻登记档案,获取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内容,若发现财产分割明显不公,且损害了自身债权,可向法院起诉,主张该财产分割协议无效。在举证方面,需提供债务发生时间、用途等证据,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,同时收集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具体条款,证明债务人通过离婚转移财产的主观恶意。此外,若债务人的配偶在离婚后短期内购买了大额资产,而其收入明显不足以支撑该消费,也可作为辅助证据,证明双方可能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。
玩失踪是债务人最直接的逃避方式,表现为更换联系方式、搬离住所、甚至离开常住地,让债权人无法与其取得联系。这种行为不仅会拖延债务清偿的时间,还会让债权人因找不到债务人而难以启动法律程序。
应对债务人玩失踪,债权人首先要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其下落。可以联系债务人的亲友、同事,了解其近期动向;也可查询其社保、医保缴纳记录,判断其可能的居住地;若债务人有车辆,可通过交通违章记录查询其活动区域。若确实无法找到债务人,债权人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根据法律规定,即使债务人下落不明,法院也可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,公告期满后视为送达,若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,法院可缺席判决。判决生效后,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会依法查询债务人的银行存款、房产、车辆等财产信息,一旦发现可执行财产,将依法采取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等措施。此外,若债务人失踪满两年,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,其财产将由财产代管人管理,债权人可要求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债务。
在追讨债务的过程中,查询债务人的财产线索是关键环节。除了上述提到的银行流水、房产和车辆登记信息外,债权人还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信息:查询债务人的公积金账户余额,部分地区支持在执行阶段扣划公积金用于偿还债务;了解其是否持有股票、基金、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,可向法院申请查询其证券账户;若债务人是个体工商户或企业主,可查询其经营场所的租赁情况、设备所有权等,判断是否有可执行的生产资料。需要注意的是,个人自行查询这些信息可能会遇到障碍,此时可向法院申请调查令,由律师持调查令向相关单位查询,以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准确性。
申请财产保全是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有效手段。在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,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保全,包括查封房产、冻结银行账户、扣押车辆等。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,并缴纳保全费用,同时可能需要提供担保,以防止因保全错误给债务人造成损失。财产保全裁定作出后,债务人不得擅自处分被保全的财产,这能有效避免在诉讼期间财产被转移,为后续的执行提供保障。
当判决生效后,若债务人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法院受理后,会依法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调查,若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将采取拍卖、变卖等方式变现,用于偿还债务。若债务人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,且情节严重,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,债权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,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此外,债权人还需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。普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,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债务人之日起计算。若超过诉讼时效,债权人将丧失胜诉权,债务人可以此为由拒绝履行债务。因此,债权人应及时主张权利,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或通过发律师函、催收函等方式中断诉讼时效,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时效限制。
总之,面对债务人的各种逃避手段,债权人需要保持冷静,积极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。无论是收集证据、查询财产线索,还是申请法律程序,都需要细致、及时且符合法律规定。在必要时,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,借助其专业知识和经验,提高追讨债务的成功率。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,让逃避债务的行为无处遁形,才能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新闻资讯
- 2025-08-02 10:08:53
- 2025-08-02 10:08:48
- 2025-08-01 11:44:37
- 2025-08-01 11:44:32
- 2025-07-31 15:28:08
- 2025-07-31 15:28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