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资讯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联系人:
手机: 18710027383
电话: 18710027383
邮箱:
地址: 全国40城市分支机构,具体地址电话咨询。
讨债新闻
通过专业收款失败法律应对帮企业把坏账变活钱
企业追讨欠款时,最窝火的从来不是“赢了官司”,而是“赢了官司拿不到钱”明明债权白纸黑字,对方却要么“哭穷”,要么“躲猫猫”,要么早把资产转得干干净净,最后账面上只剩一笔“坏账”。但其实,只要用对法律工具、找对变通方法,很多“死账”都能变出“活钱”。下面六个立刻能用的实操步骤,从“查家底”到“变现金”,每一步都有具体动作和真实案例,帮你把坏账里的“潜力”挖出来。
不少企业的惯性操作是“直接起诉”,但起诉前没摸清对方的财产底细,很可能赢了官司也白赢对方要是早把钱转走、把资产抵押了,判决书就是张“法律白条”。查财产的关键是“精准”:不是泛泛问“有没有钱”,而是要查“有什么能变现的东西”。
先从公开渠道入手:用“企查查”“天眼查”查对方的股权结构(有没有持有其他公司股份)、不动产信息(有没有房产、土地)、车辆登记(有没有车)、社保缴纳(看最近3个月有没有交,判断是否还在经营);再查关联公司比如对方的股东、法定代表人有没有控制其他企业,有没有把资产转移到关联方名下(比如把房产转到老婆的公司)。
如果公开渠道查不到,就去线下窗口:带好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、授权委托书、查询申请书,去对方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查房产(部分城市支持线上查,比如上海“一网通办”的“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”);去车管所查车辆(需要知道车牌号或者车架号);去工商局查股权质押情况(看对方的股权有没有押给别人)。
杭州一家制造企业要追讨120万货款,起诉前先用“企查查”查到对方老板名下有套余杭的房产,赶紧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核实这套房没抵押,市值约150万。有了这个“底牌”,后面的保全和谈判都有了底气。
查到财产后,时间要做的是“保全”这是防止对方转移资产的“紧箍咒”。很多企业担心“保全要交保证金,增加成本”,其实现在只要找保险公司开份“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保函”就行,比如保100万财产,保函费才1000-2000元,成本低得很,但效果立竿见影。
保全分三种:诉前保全(起诉前申请,法院48小时内裁定,必须在保全后30天内起诉)、诉中保全(起诉后开庭前申请)、执行前保全(判决生效后,还没申请执行前,发现对方要转移财产时申请)。其中诉前保全最有效因为对方还没反应过来,财产就被查封了。
具体操作:写一份《财产保全申请书》,附上查好的财产线索(比如房产地址、车牌号、银行账号),再找保险公司开一份《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保函》,一起提交给法院。法院受理后,会在1-3天内查封对方的财产。
深圳一家电子企业起诉拖欠80万货款的客户时,先申请了诉前保全查封了对方2台生产设备,价值约60万。对方收到保全裁定的第二天就急了:“设备是生产的命根子,查封了没法干活,我们分3个月还钱,个月先打30万。”本来僵持的局面,因为保全直接“破局”。
要是对方确实拿不出现金,但有能变现的资产比如库存货物、生产设备、股权、别人欠他的钱,与其死等现金,不如“以物抵债”:把资产拿过来自己卖,或者直接用在自己的生产里,总比烂在账上强。
关键是要合法合规,避免后续麻烦:首先,找第三方评估机构(比如中企华、中联资产评估)评估资产价值(不能自己拍脑袋定);然后,签订《以物抵债协议》,明确“抵债金额=资产评估价×折扣率”(比如评估价100万,打8折就是80万,抵80万债务);最后,必须办理过户手续比如设备要办动产交付(写交接清单,双方签字),房产要办不动产变更登记,股权要去工商局做变更。
广州一家食品企业有100万坏账,对方是做饮料批发的,没钱还但有一批某品牌饮料库存,价值约90万。食品企业先找评估机构测了库存的保质期(还有6个月)和市场零售价(每瓶5元),然后按8折(每瓶4元)接收,再卖给自己的经销商经销商正好缺这批货,很快卖完,收回80万现金。虽然没全收回来,但比“坏账”强太多。
要是企业没时间跟对方耗,或者不想再纠缠,直接把债权卖给第三方也能快速回血比如100万债权卖20-30万,虽然打了折,但能马上拿到钱,解现金流的燃眉之急。
具体怎么做?首先,整理债权资料:把合同、对账单、发货单、催收记录(比如微信聊天记录、快递单)全部整理好,证明债权是真实有效的;然后,找靠谱的受让方:优先找四大AMC(东方、长城、信达、华融)或者地方AMC(比如广东粤财、浙江浙商资产),这些机构有资质,不会有后续麻烦;如果是小额债权(比如10万以下),可以找专门做企业债权的催收公司(比如湖南永雄,但要查对方的资质);最后,通知债务人根据《民法典》,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(用快递寄《债权转让通知书》,备注“债权转让通知”,保留快递底单;或者做公证送达,更保险)。
苏州一家建筑企业有200万工程款坏账,对方是家小房企,已经停工了。企业找了家地方AMC,以债权金额的20%(40万)转让,当天就拿到钱。虽然亏了160万,但比放在账上做“坏账准备”强至少能发工资、付材料款。
要是赢了官司对方还不还钱,执行阶段可不能“躺平”很多企业以为“提交执行申请就完事”,其实还有不少“倒逼”对方还钱的方法。
首先,可以申请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”和“限制消费令”:写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书》《限制消费申请书》,提交给执行法院。对方被纳入失信后,会被限制坐飞机、高铁、住星级酒店、子女上私立学校;法定代表人会被限消,没法开车上高速、没法办信用卡。宁波一家科技企业赢了官司后,对方老板一直躲着,企业申请限消令后,老板要坐飞机去北京谈生意,结果没法换登机牌,急得赶紧打电话:“我明天打钱,赶紧帮我撤销限消。”
其次,要是对方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比如把房产转到父母名下,或者把货款打进个人账户,可以收集证据(比如银行流水、房产过户记录),向法院申请追究对方的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”(更高判7年)。温州一家服装企业就遇到这种情况:对方老板把公司账户的钱转到自己微信,买了辆宝马。企业收集了银行流水和购车发票提交法院,最终对方老板被拘留15天,乖乖还了钱。
最后,执行“到期债权”:要是对方没有财产,但有其他公司欠他钱(比如应收账款),可以写《执行到期债权申请书》,提交给执行法院。法院会向“次债务人”(欠对方钱的公司)发出《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》,如果次债务人不提出异议,就可以直接执行次债务人的财产。绍兴一家化工企业起诉拖欠50万货款的客户,对方没钱,但有家制药公司欠他30万。企业申请执行到期债权,制药公司没异议,直接把30万打给法院,企业顺利拿到钱。
其实,更好的坏账处理是“没有坏账”签合同的时候多留几个“心眼”,能避免大半麻烦。
加“担保条款”:让对方提供抵押(比如房产、设备)、质押(比如股权、应收账款)或者保证(比如第三方公司担保),而且一定要办理登记比如抵押房产要去不动产中心登记,质押股权要去工商局登记。无锡一家设备企业卖设备时,要求客户用名下厂房做抵押并登记,后来客户没还钱,企业直接拍卖厂房,收回全部货款。
定期对账:每季度给对方发《对账单》,让对方签字盖章,或者用微信、邮件确认,避免过了诉讼时效(一般3年)。杭州一家贸易公司每季度末都给客户发对账单,客户用微信回复“确认”,后来客户拖欠货款,企业用微信记录当证据,很快赢了官司。
小额债务用“支付令”:要是债务清楚(比如有借条、对账单)、金额不大(比如10万以下),申请支付令比起诉快法院15日内发出支付令,对方15日内不提出异议,就能直接执行。嘉兴一家零售企业有笔5万货款,对方一直拖,企业申请支付令后,对方没异议,法院直接扣了对方银行账户的5万,3天就拿到钱。
坏账变活钱的关键从来不是“打官司”,而是“找对路径”先查清楚对方有什么,再把这些财产“锁”住,然后用“以物抵债”“债权转让”“执行技巧”把资产变成现金。很多企业觉得“坏账就是死账”,不过是没用到正确的工具。试着按上面的步骤走一遍,你会发现:那些躺在账上的“坏账”,其实藏着不少能变现的“活钱”。
新闻资讯
- 2025-08-03 11:08:21
- 2025-08-03 11:08:15
- 2025-08-02 10:08:27
- 2025-08-02 10:08:21
- 2025-08-01 11:43:43
- 2025-08-01 11:43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