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资讯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联系人:
手机: 18710027383
电话: 18710027383
邮箱:
地址: 全国40城市分支机构,具体地址电话咨询。
讨债知识
别再乱清坏账坏账清理的法律程序要这样走
法律意义上的坏账从不是企业财务系统里标注的“收不回来的钱”,而是债权因法定事由彻底无法实现的状态——比如债务人破产清算后无剩余财产、债务人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、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且无财产线索、诉讼时效内未主张权利导致债权丧失强制执行力。很多企业坏账清理失败,根源是没先把“法律认可的坏账”和“财务标注的坏账”划等号:要么债权凭证缺失,要么过了诉讼时效,要么没查清楚对方财产,最后要么赢不了官司,要么赢了拿不到钱。
先做债权确认——这是坏账清理的起点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“地基”。很多企业的坏账是因为“凭证链断了”:只有口头约定没签合同,有合同没送货单,有送货单没对账单,等到要起诉时,拿不出完整证据证明“对方欠我钱、欠多少”。补凭证的核心是“让对方书面确认债权”,最有效的工具是《对账函》。写对账函要踩三个“实点”:一是明确债权基础(比如“基于2022年3月15日签订的《XX产品买卖合同》”),二是写清截止日期和金额(比如“截至2023年12月31日,贵司尚欠我司货款120万元”),三是要求对方回复(比如“请于收到本函3日内签字/盖章确认,无异议视为认可”)。发对账函一定要用EMS,内件品名必须写“对账函(致XX公司,债权金额120万元)”,收件人写对方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,地址用对方工商注册地址——EMS的底单和物流记录(要显示“妥投”)是后期证明“向对方主张过权利”的关键证据,哪怕对方不回,也能中断诉讼时效。如果对方拒绝签对账函,赶紧发《催款函》,内容更直接:“请于2024年3月31日前支付拖欠的120万元货款,逾期将按LPR的1.5倍计算逾期利息,并追究违约责任”,同样用EMS发,保留全套证据。如果诉讼时效快过了(一般是3年),比如还有1个月到期,一定要让对方写《还款承诺函》,内容要包含“本人/本公司确认欠XX公司120万元货款,承诺于2024年6月30日前还清”——对方签字或盖章后,诉讼时效直接重新计算3年,相当于把“过时效的死债”拉回“可起诉的活债”。
接下来是财产线索调查——没查对方财产就起诉,等于“打空拳”。企业可以通过四个免费渠道挖财产:一是“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,查对方的经营状态(是存续、注销还是吊销)、股东出资情况(认缴多少、实缴多少)、有没有被执行或失信;二是“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”,查对方是不是“失信被执行人”(老赖),有没有被限制高消费;三是“中国裁判文书网”,查对方有没有其他官司——比如有没有欠别人钱(可以申请代位权诉讼),或者别人欠他钱(可以执行应收账款);四是“不动产登记中心”和“车管所”,如果是个人债务人,带好身份证复印件和起诉状(起诉后)去查房产和车辆——注意,查房产要知道具体地址,查车辆要知道车牌号,不然无法查询。如果是企业债务人,还能查它的应收账款:向法院申请《调查令》,让律师去对方的客户那里调取合同和付款记录,确认有到期未收的货款后,直接申请“代位执行”,把对方客户的钱划到自己账户里。比如某企业查到老赖客户有一笔50万元的应收账款在A公司,就用调查令拿到了A公司和老赖的合同,然后申请法院执行A公司的账户,直接收回50万元。
然后选法律途径——协商、调解、起诉、仲裁,按“成本从低到高”排序,但核心是“拿到有强制执行力的文书”。协商的关键是写《还款协议》,要明确四个“硬条款”:一是还款金额(比如“分4期支付,每期30万元”),二是还款时间(比如“2024年4月30日前支付期”),三是逾期利息(比如“逾期按LPR的2倍计算”),四是违约责任(比如“若一期未付,有权要求一次性支付全部剩余款项”)。调解可以找法院的“诉前调解中心”,流程很简单:先去法院立案庭提交起诉状和证据,说要做诉前调解,法院会安排调解员联系对方,调解成功后出具《民事调解书》——调解书和判决书一样有强制执行力,而且比起诉快(一般1-2个月),还能省诉讼费(调解案件诉讼费减半)。起诉的话,要准备这些“硬材料”:1.起诉状(原被告信息要准:企业写名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、地址、法定代表人;个人写姓名、身份证号、住址);2.证据清单(按逻辑排序:合同→送货单→对账单→催款函→EMS底单→物流记录);3.原被告身份证明(企业要营业执照复印件+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;个人要身份证复印件)。起诉状的“诉讼请求”要写得“扎扎实实地具体”,比如“1.判令被告支付货款120万元;2.判令被告支付逾期利息(以120万元为基数,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从2023年1月1日计算至实际付清之日止);3.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”——别写“赔偿经济损失”这种模糊词,不然法院可能不支持。仲裁的前提是“有仲裁协议”,比如合同里写了“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”,不然不能选——仲裁的好处是一裁终局,比起诉快,但仲裁费比诉讼费贵(比如100万元的案子,仲裁费大概2万元,诉讼费只要1.38万元)。
赢了官司要赶紧申请执行——很多企业以为拿到判决书就完事了,其实执行才是“真金白银到账”的关键。申请执行的时间是“判决书生效后10天内”(对方不上诉的话,判决书送达后15天生效,再等10天履行期,总共25天左右)。申请执行要带这些材料:1.判决书原件;2.《强制执行申请书》(写清楚执行请求:比如“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货款120万元及逾期利息”,被执行人信息要和判决书一致);3.申请人身份证明(和起诉时一样);4.财产线索清单(比如对方的银行账户:开户行XX,账号XX;房产:XX市XX区XX路XX号XX栋XX单元XX室)。执行中的“实操技巧”要记牢:一是申请“限制高消费”和“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”——只要对方没履行,就向法院提交《限制高消费申请书》和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》,法院会限制对方坐飞机、高铁、住星级酒店、子女上私立学校,很多老板怕影响生意,会主动还钱;二是申请“布控”——如果对方是个人,找不到人,就向法院提交《布控申请书》,法院会把对方的身份证信息录入公安系统,一旦对方用身份证住酒店、坐火车,就会被拘留;三是“执行和解”——如果对方确实没钱,可以协商分期还款,写《执行和解协议》时一定要加一句“若被执行人未按本协议履行,申请执行人有权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”,这样对方不履行的话,不用再起诉,直接恢复执行;四是“追加被执行人”——如果对方是公司,股东没缴足出资(比如认缴100万,实缴50万),就向执行法院提交《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》,附上工商档案里的《公司章程》和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》,证明股东未缴足出资,法院会裁定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,让股东在未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;如果对方是一人有限公司(只有一个股东),可以提交《审计报告》或《银行流水》,证明股东财产和公司财产混同,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——比如某企业起诉老赖公司,发现公司是一人有限公司,股东把公司的钱转到自己个人账户,就用银行流水证明混同,法院判股东承担全部责任,最后执行了股东的房产,收回了全部货款。
最后是财务和税务处理——坏账清理完,要做“合法核销”,不然会有税务风险。财务上,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,核销坏账需要“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”,流程是:财务部门提出核销申请,附债权凭证、法院判决书/执行裁定书、财产线索调查记录,提交董事会审议,审议通过后做会计分录——如果之前提过坏账准备,就借“坏账准备”,贷“应收账款”;如果没提过,就借“营业外支出”,贷“应收账款”。税务上,坏账损失要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,必须满足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》(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)的两个条件:一是属于“实际资产损失”(比如债务人破产、死亡)或“法定资产损失”(比如诉讼后未执行到财产);二是提供“足够的证据资料”——比如债务人破产的,要提供《破产裁定书》《清算报告》;债务人死亡的,要提供《死亡证明》《遗产清偿情况说明》;诉讼后未执行到财产的,要提供《判决书》《执行裁定书》(终结本次执行程序);对方下落不明的,要提供《下落不明证明》(派出所出具)《财产调查记录》。税务扣除的流程是“汇算清缴时申报,留存备查”——在每年5月31日前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,填写《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》,把坏账损失金额填进去,然后把证据资料留存10年,税务机关抽查时能拿出来就行。比如某企业核销了一笔50万元的坏账,用法院的《执行裁定书》(终结本次执行)做证据,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,少交了12.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(50×25%)。
要避开几个“致命误区”:一是“超过诉讼时效就放弃”——只要能让对方重新确认债权(比如写还款承诺函),诉讼时效就能恢复;二是“对方没钱就不起诉”——起诉能拿到判决书,判决书终身有效,对方以后有钱了还能执行;三是“不做财产保全”——起诉时做财产保全,能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、查封房产,防止对方转移财产,比如某企业起诉前冻结了老赖的账户,里面有80万元,直接扣划回来,省了执行的麻烦;四是“核销坏账不做税务处理”——如果没按税务要求提供证据,坏账损失不能税前扣除,会多交企业所得税,甚至被税务机关处罚(比如罚款、滞纳金)。
举个“全流程实操案例”:某建材企业有一笔100万元的货款,对方是一家装修公司,2022年签的合同,2023年送货,之后装修公司以“业主没付款”为由拖欠。2024年,建材企业查装修公司的工商信息,发现公司已经“吊销未注销”,股东是王五和赵六,认缴出资各80万元,实缴各30万元。建材企业先做了三件事:一是发对账函,用EMS寄到装修公司注册地址,对方签收后没回复;二是发催款函,同样用EMS寄,保留底单;三是让王五写了《还款承诺函》,王五签字确认“装修公司欠建材企业100万元,承诺2024年6月前还清”。然后建材企业起诉装修公司、王五、赵六,诉讼请求是“1.装修公司支付100万元货款及逾期利息;2.王五、赵六在未缴出资5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”。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建材企业的请求,判决装修公司支付100万元及利息,王五、赵六各承担50万元。判决生效后,装修公司没履行,建材企业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冻结了王五的个人银行账户(有40万元),扣划后,王五又支付了10万元;赵六的车辆被查封,卖了50万元——总共收回100万元+利息。最后财务部门提交董事会审议,通过后做了会计分录,税务上用判决书、执行裁定书做了税前扣除,没产生任何风险。
坏账清理的本质不是“把账消掉”,而是“用法律手段更大化收回债权”,核心逻辑是“凭证全、线索清、程序对”。先确认债权,再查财产,然后选对法律途径,赢了官司赶紧执行,最后做好财务和税务处理——每一步都要“落地留痕”,每一步都要“符合法律规定”,这样才能真正把“坏账”变成“可收回的钱”,而不是躺在财务报表里的“数字包袱”。
新闻资讯
- 2025-08-03 11:08:28
- 2025-08-02 10:08:39
- 2025-08-02 10:08:33
- 2025-08-01 11:43:55
- 2025-08-01 11:43:50
- 2025-07-31 15:27:55